无障碍
海淀女性微信二维码
首页>2018新版>网上妇女之家>家庭建设>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育子有方”系列课程(一)

时间:2019-01-10   来源:  海淀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育儿中如何说No

  提起育儿的话题,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有一大箩筐的话题可以说。现在大多数的家长大多数都比较注重婴幼儿教育,在孩子出生之前,很多准妈妈都已经看了不少育儿书籍。当然,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们面对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挑战,继续寻找各样的方法和策略。随着孩子的成长,新问题不断出现,新挑战不断增加,妈妈们也不断的成长。

  大部分的父母们都已经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理念,比如说,要尊重孩子,要平等对待孩子,要欣赏孩子,要鼓励孩子等等,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做事情,不能反对孩子做某件事情,不能拒绝孩子做某件事情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了一种理论之后,照着这个理论发展下去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总是习惯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这样做不科学,就反其道而行之,岂不知过犹不及。

  比如,有的家长学习到不能批评指责孩子,对孩子的表现和要求就一味地妥协和满足,以为这样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岂不知结果却是孩子飞扬跋扈,不知感恩。哪里出错了呢?原因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凡事有度,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界限,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鼓励孩子,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坚决的对孩子说“不”。

  对于一些父母来讲,对孩子说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到孩子,尤其是隔代长辈,更是舍不得看到孩子哭闹,小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恨不得竭尽全力的去满足,而这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育儿中对孩子说“不”的那些事情。对孩子说不,也是个艺术活,不是完全否定,不是批判,用正面管教的理念来讲,就是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育儿的过程中,哪些情况下,我们要坚决的对孩子说“NO”。

  第一,在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危险的情况下,要对孩子说“No”。 比如年幼的孩子去碰火苗,去玩插座,去拿水果刀,这个时候要坚决的制止孩子,这些是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危险品,再告诉孩子不能动这些物品的同时,要告诉孩子原因,可以通过绘本或者图片的形式都可以,在孩子年龄稍大一些再去引导他如何去使用这些用品。

  注意不要极端,有些家长可能会说,让他试一下他就知道厉害了。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学龄前的孩子对家里的烤箱特别感兴趣,总想去摸摸烤盘,妈妈告诫他好几次烤箱温度高,不能去碰,可他还是过去想试试,妈妈生气了,想让他长点教训,于是拿起他的手去碰了一下铁盘,立刻起了泡,妈妈说这下孩子就不会在她不在家的时候乱碰烤箱了。这是好办法吗?孩子是不会碰烤箱了,他对烤箱充满了恐惧,同时也觉得妈妈根本不爱他。所以这并非好办法,妈妈可以孩子用手慢慢靠近烤箱,去感受热度,孩子感受到了,并不会真的把手放到铁盘上的。

  第二,孩子在公共场合不遵守秩序的时候,要坚决说“No”。

  飞机上的熊孩子和公交车上的熊孩子的报道,大家可能都看过了。当在公共场合出现这些熊孩子的时候,背后其实都是一些没有真正负起责任的家长。

  餐厅里,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在过道里乱跑,家长并没有制止,服务员上菜的时候,孩子乱跑碰到了服务员,热汤洒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哭,家长不依不饶,非要找店长讨个说法。

  这事情的背后,是服务员错了,是孩子错了,还是家长错了?很多家长总以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为借口,认为孩子喜欢动,跑来跑去也没什么大碍,你可能看到有的孩子在餐厅里、超市里、候车室等等跑来跑去,这些行为会影响他人,同时也可能伤害到自己,就如同这个被菜烫伤的孩子。

  所以,当孩子在公共场合不遵守秩序的时候,要坚决说“No”,让孩子养成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第三,当孩子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时候,要坚决说“No”。

  教育孩子学会保护环境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在生活中在实践中要坚决的执行此条。

  记得春天的时候,公园里的花朵开放的争奇斗艳,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拍照。孩子的笑脸映着美丽的花,格外的好看。有一个孩子觉得花很美,就想要摘一朵拿在手里,这位妈妈也同意孩子摘花了,还给拿着花的女孩照了相。另一个女孩看到小伙伴可以摘花,也要求妈妈去给她摘一朵,而这位妈妈严词拒绝了。这位妈妈说你可以站在花前面照相,但是不能把它摘下来。我很欣赏这位妈妈,她拒绝的不是女儿摘花,她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保护环境。

  第四,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要坚决说“No”。

  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难免出现矛盾和争执,而他们还没有合作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可能就是动手。有可能是挠了别人,有可能是推了别人,有可能是踢了别人。

  有些家长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所以在孩子有攻击行为的时候,他们的判断标准是这样的:我们家的孩子吃亏了,坚决不依不饶,一定要找对方讨个说法,如果我们家孩子没吃亏,就含混其词的说,小孩子打打闹闹是正常的。

  这样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他会认为打别人是正常的,他会把攻击别人当成解决问题的手段,一有矛盾就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另一方面,他在社交上会出现问题,这样的方法会让他朋友越来越少,长大了也会在学校和社会碰壁,也可能会成为暴力少年等等。

  当孩子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时候,要告诉他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和沟通,学会真正解决问题。

  第五,当孩子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要坚决说“No”。

  记得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几天接他回来的时候,在他的小书包里总有不是他的玩具。我问他是谁的,有的时候他也说不明白是谁的,可能是小朋友的,也可能是幼儿园的。我问他为什么拿回来,他说喜欢玩这个,或者是忘了放回去了。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下定论说孩子是偷拿人家的东西,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可能根本没有偷这个概念,他只是喜欢玩,就拿回来了。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诉孩子放回去,不是自己的东西可以在幼儿园玩,不要带回家就可以了。如果是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可以借回家,也可以和小朋友互换玩具,但是不可以把玩具私自带回家玩。

  第六,当孩子说谎的时候,要坚决说“No”。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孩子最开始是不会说谎的,当他学会说谎必然是有某个原因,是由某个需求没能满足的。也许是他诚实之后挨了一顿揍,也许是受到一通批评,所以为了避免挨揍和受批评,孩子选择说谎;而谎言揭穿后有可能是又一次的打骂,你以为打骂可以禁止他说谎吗?并非如此,可能是下一次更小心翼翼的说谎,圆谎。

  所以,拒绝孩子说谎,首先要消除孩子说谎的顾虑,当孩子选择说谎的时候,是因为顾虑害怕担忧家长知道之后的反应和行为,当他没有这样的顾虑的时候,自然会选择诚实。

  第七,当孩子随意发脾气的时候,要坚决说“No”。

  有时候我们会在马路上或者超市里看到哭闹的孩子想要买零食或者想要买玩具,如果父母不同意他们就会又哭又闹,甚至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很多父母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觉得在外面过于丢人,于是只好妥协,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孩子会如此,一定是因为此前这样的方式起到了作用,他知道用什么方式可以使父母就范,所以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使用这招杀手锏。尽管父母嘴里说着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许这样了,尽管孩子也答应着,可到了下一次,同样的情景依然会再次发生。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家长要坚决说“No”,这个时候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知道他所做的是错误的,坚定的拒绝,没有任何的缓和余地,然后走开。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继续交流。

  以上场景,父母要坚决地说“No”,但在说No的同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对孩子说不,一定要坚定,不能是模棱两可的状态,这会让孩子感觉到事情可以商量,有缓和的余地,也许一哭一闹就可以达到目的。但不要严肃冷漠,让孩子感觉到没有爱,态度是和善的,语气是坚定的。

  其次,不要在说不的时候,又加上威胁和恐吓,或者附加条件。比如说你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要是再不听话就到阳台站着去;你要是再吃零食晚上就不许看电视……附加条件和威胁会让孩子也学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再次,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不单单是简单的拒绝,除了乱发脾气这一条,其他的时候要向孩子讲清原因,要让他知道你为什么拒绝,为什么说不,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一个结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对孩子说不之前,要对孩子有一个情感上的链接,认可他的情绪,即使是说No,是对他的行为说No,是对他的要求说No,而不是否认他的情感和情绪,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培养孩子更好的品质,更好的习惯,更好的行为。

上一篇:绸缪布局固基础 着眼未来求发展   下一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