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由海淀区妇联主办,海淀区教委支持,海淀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承办的2024年海淀“雏鹰护航”计划专题培训会暨第三届海淀家庭教育论坛在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召开。海淀区妇联副主席翟威,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候淑晶,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王红霞以及区妇联系统干部和街道代表、家长代表等百余人参会。会议由海淀区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李洁主持。
海淀区妇联副主席翟威首先致辞。她表示,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三胎”措施的实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使得妇联工作更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海淀“雏鹰护航”计划和家庭教育论坛分别是指导海淀基层家庭教育服务和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品牌工作,主要目的是想给大家传递并掌握更优的儿童健康成长解决方案,更佳的问诊家庭医护诊疗手段,更好的女性心理舒压方式方法,更新的家庭教育知识理念。她指出,从去年开始,区妇联就着手大力加强家庭家教家风阵地建设,着力推动29个街镇全部建成街镇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构建对妇女儿童周期性全覆盖的“家庭”服务机制。针对未来海淀家庭教育工作,她勉励大家以此次培训和论坛为契机,紧扣中央、市、区关于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指示精神,凝聚家庭合力,为海淀的高质量发展谱写属于巾帼之美的华丽篇章。
论坛邀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作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共识与共为”主题演讲。她结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聚焦当下家庭教育应有的共识、内容方法和基本遵循,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肩负起做好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小家之事成为大国之治;准确理解把握家庭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抓住家庭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位,需要每一位家长在家庭中发挥主责作用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理论思想、法律政策、内容方法要求和实务知识进行讲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候淑晶作了“新时代社区工作人员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素养内涵构建与提升路径”的主题发言。她从社区工作者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素养提升的政策背景、内涵建构和提升路径三个方面,指出强化社区工作者家庭教育培训、持续提升能力素质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从七个操作性维度出发,诠释了构建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素养的内涵,最后提出职前职后提升社区工作者家庭教育素养的培训方法和内容。
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王红霞以“生态支持 多元融合—特殊儿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主题作了主题分享。她从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群体的支持,强调家庭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呼吁社区家庭教育不能忽视这一个群体。
在圆桌论坛环节,三位专家围绕“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话题,深度探讨了当前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实现有效的家校共育的可为路径,提出应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呼吁家长与孩子通过科学的教育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论坛上,还举行了海淀区家庭教育智库专家受聘和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杨淑文、侯淑晶受聘为第三批海淀区家庭教育智库专家。来自全区85名学校管理者、教师获得论坛征文一二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