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海淀女性微信二维码
首页>2018新版>网上妇女之家>家庭建设>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

海淀区家庭美德宣讲团宣讲材料——接力传承中华民族孝道传统 弘扬孝德文化

时间:2013-07-02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清河街道北毛社区 刘京惠

  说起孝道这个话题,让人感慨万千。今天,我想讲的不是经历,更不是事迹,而是我生命中,刻骨铭心的感悟。

  首先,感谢这个时代的人们,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孝顺的理念,感谢当今这个社会敬老的好政策:免费公园卡、免费公交卡、实施全民养老保险、老年医保、发放老年优惠券等等,为老年人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方便服务的窗口,这种感谢是来自全民的,因为谁家都有老人,生活在这样一种孝文化熏陶的氛围里,让老年人感到活着真好,体会着生命被尊重的幸福。

  孝文化不光是一个局限中的体现,它延伸在社会各种领域,在工农商学兵中,在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在公交车上,在超市商场,在有人的地方,在人的思想意识里,在人的精神境界中,孝文化刮起的旋风一样震撼、感动、净化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会过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这些节日的设立,是社会在提示我们关爱长辈,关心老人。

  在提倡、打造文化品牌的今天,孝文化的传承中,体现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后深入人心的淳朴厚重的一种文化底蕴,它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的人品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品,是家喻户晓崇尚的民风,孝顺在国人眼中常以道德联在一起,常以良心同行并论,它大量看做人的底线。

  孝有感天动地时,古人说“忠孝两难全”,古训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国家、人民、民族利益为之时,当彰显大孝。孝也在细雨润无声中,对老人一个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伸手搀扶一把,主动让一个座位,路上遇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您的车开慢点,尽量不按喇叭,有老人下车时您耐心的等一下,这就是社会中的孝道文明。

  在家中,我们少去一次酒吧,少喝一次酒,陪着父母去唱一次卡拉Ok,听听他们唱的“敖包相会”、“九九艳阳天”,和他们共同回忆一下曾经的青春,陪父母去广场看看他们那么认真的锻炼,看看他们那么投入的舞蹈,分享一下他们此刻的快乐,体会一下他们曾经的浪漫。

  能不能常回家看看,一个星期没时间,两个星期挺忙的,三个星期抽点时间,陪父母逛逛,给他们包顿饺子,擀一次手擀面,你知道自己的女儿,喜欢穿什么,您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吃什么。在外回家时,给父母带点他们喜欢的东西,哪怕是2块钱一串的糖葫芦,哪怕是几块钱一代的瓜子,当您做这些事时,情不自禁的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曾怎样的盼父母回家时,带些好吃的心情,因为他们在外从来舍不得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显示着平凡中敬老的内涵礼仪。

  你还记得吗,那年春节晚会,一曲“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一夜之间,飘散在全国各大城镇乡间田野、大街小巷,为什么?因为它缠绵着孝道,唱入了人心。

  你不会忘记吧,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广告片,一个普通的画面“妈妈洗脚”,我相信那一刻,镜头中传承的孝德,会让多少人的心温暖,孝德民风在每个家庭中,尽情挥洒,孝德文化在整个社会正气中弘扬,孝德传统在每个国人手中必须接力传承。

  当生与死至关重要的时候,当人生贫困风雨交加的关口,当常年病痛考验亲情的那一刻,不知你能否做到不离不弃,当你面对遗产继承时,当你面对财产分割时,当你面对金钱、物质分配时,试问,你能否尊重老人的意愿,你能否守住亲情,用自己的人格,坚守孝德阵地,站在做人的底线上,固守良心的岁月尘埃。

  孝文化里包含着良心、爱心、耐心、包容心,孝是必须用爱去做的事,没有爱,再多的钱,彼此体会不到快乐;没有爱,住再大的房屋,彼此感觉不出幸福;没有和谐尽显不出孝意,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身作则,千万不要让这种传统美德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淡漠遗失。

  感谢上苍,让我还有机会孝敬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等到了在外三十多年回来的我,能在他们床前、身边尽孝的日子。我是1969年到生产建设兵团支边的,2003年退休回家,到今天,8年里什么也没做,就是带老人。面对70多岁的父母,很伤感,年迈多病的父亲,一年要住几次“306”医院,老年肺心病、老慢支,让他的身体,心脑肺等脏器一直处于缺氧的状况,住在楼里,上下很吃力,每星期换一次氧气瓶,其实很危险。有一次,我带他去平谷大山脚下,一个小村,叫“核桃洼”,朋友在那买了房,进山后,父亲突然告诉我胸不那么闷了,下车后我拿东西先走,再回来接他,却不知他竟自己慢慢跟上来了,住了两天,带的氧气一点没吸,我看出父亲已爱上这个山清水秀的环境,满山果树成荫,真是一个天然大氧吧,难得的养老资源。下山后,带上父亲回家后凑钱,托人买了一户农家小院,花钱把自来水引入,安装了水冲厕所,改装了土暖气,地上反潮反碱铺上磁砖,看着他生活在那里不再吸氧,不再气喘胸闷,我感叹生命活着要有质量的意义,在那养鸡养兔,种瓜种豆,我陪着他在宁静清新的山里五年,直到他走完人生。79岁的父亲给了我短短五年尽孝的时间,窗台上父亲养的虎刺梅,在阳光下开的依然灿烂,一束束的红红小花,展示着怒放的生命,为它的主人炫耀着美丽。父亲养的热带鱼,五颜六色,游来游去,自由活泼,繁衍不息,我守着它们,守着猜想,父亲哪天会回来看看他的喜爱,守着女儿心中的那份思念。

  那天,拿着全家户口本,到清河派出所,把父亲的户口注销并交回身份证,我忍不住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知道父亲真的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世界,永远,永远,他走远了,也让我感悟到人生每一个季节都有的色彩,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就这样一步步走去,生儿育女养老送终,就这样一段段轮回。

  八年里,放弃自己30多年医师资质,只带老人,朋友说太可惜,如果坐诊,每月可以挣些钱,可我觉得钱不能代替孝,和孝不能比。在带老人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孝不在远近,孝不在贫富,孝在时间”,错过了,你就将永远失去那份权力,生命的岁月里没有机会让你重来,孝在人心中,在体贴的行为里,我在新疆知道母亲为了给妹妹从住农民房里换回一间厂区小平房,从二楼调到顶层五楼,父母年纪越来越大,99年我汇款首付永泰园一套三居商品楼,让老人搬下来,自己月月咬牙,从新疆建行转汇北京,还了整整十年货款,手里虽然没有一点存款,心里很踏实,因为十年父母少受罪就值。

  我母亲有几十年抽烟的习惯,80多岁的人了,不可能忌。我在小区推广空气清新机时买了一台,母亲吸烟就开开,我还买了一台超声理疗机,不出家门,就可以做经络舒通,拔火罐中医理疗,母亲不喜欢吃水果,爱吃罐头,特别是黄桃的,经常下午,用小碗放上半个,看着电视,象小孩一样吃的高兴,夏天冰棒太凉,买一盒小可爱多,好几种口味,一个星期都有盼头。喝开水,冷热一定要兑好,别烫了。人老了活动少,吃的也少,想办法,哪怕多吃一口。从好适口买来包子,悄悄把包子的馅塞到另一个里,我只吃皮,剩的饭偷偷吃。陪母亲吃饭不让她看见,母亲喜欢喝啤酒,书上说啤酒里的酶,可以锁住骨髓中的钙不流失,那就让她喝,喜欢喝老北京二锅头,书上说少喝可活血,那就每晚吃饭给一小盅,注意老人饮食,更注意营养,拌饺子馅时打上两个鹌鹑蛋,每星期吃两次猪肝,保护她看电视的眼睛,住在楼里的厕所,我还是准备一个尿盆,因为老人的一天尿量、颜色、气味很重要,注意观查,掌握身体信息,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其实孝中最重要的是笑脸,吃的好,穿的好,不如精神好,常耐心地听母亲叨唠,细心体会她的心情,陪在她身边,不让她感到孤独寂寞。当我外出办事时,会拔掉电话线,怕母亲急着接电话摔了,80多岁的人听不清,讲不明,母亲一个人在家时,我竟象当今儿子小时候一个人在家时让人担心牵挂,常言道老小孩,记得去年超市发六一购物搞活动,凡家中有小孩的可以领一个水球,我替母亲领了一个,告诉人家,我家有一个老小孩,拿回来,母亲抱着那个黑白花的水球,笑得一脸开心灿烂,孝就在百姓的日子里点点彰显,孝就在平凡人的岁月中滴滴渗入,孝贵在持之以恒,天长地久,真心实意。

  父亲走后第一个清明,让我理解了那句经典古诗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第一次领悟清明真正的含义,这一天,传承的情感百年不变,是悲凄的哀思追忆里永久的怀念,这一天,积蓄的忧愁绵绵,生出无限哀怨,怨人间灾难无常,怨病魔残酷无情,怨生命脆弱匆匆,怨这天上人间分离后思念漫漫。每年的今天,多少灵魂相约天地间,彼此想传达别后的想念,彼此想诉说永远寄不出的遗憾,彼此想表白多少不能再弥补的悔怨,彼此想,只有想,只能想,想着,企盼着,梦里遇见,我用爱点燃那一张张寄托着思念,印满泪痕染黄的宣纸,看着它变成黑色的蝴蝶,慢慢舞着飞向了天边,我把鲜捧到父亲碑前,让芳香缈缈缠着问候,轻轻弥漫,不知是否能进您心田,总在猜测,您在那边过的好吗?

  清明里多少人思念着,每一种思念都凝成泪滴,每一颗心都被浸泡的那么柔软,缅怀在清明湿湿的空气里,聚成佼痛的伤感,想念随着止不住的泪水不断涌出,想念随着您生前的音容笑貌不停浮现,想您纠缠在我今后的生活中,也默默搅进了我生命里,您走了,留给我的是痛彻心菲的无奈,清明告诉人们,天上人间这份难以忘却的牵挂依恋无限,黑夜里,一堆堆的火焰,映着亲人们婆娑的泪眼,燃着祝愿,烧着心愿岁岁年年,清明我只想问你,用什么样祭奠才能让我们彼此心安。

  这一天,我读懂了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父母健在,好好孝敬他们吧,别在人生的日记中写下痛苦遗憾的一笔。

  有了这种感情经历更坚定带好母亲,让她拥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父亲走后第一年,我不敢买老北京沙琪玛、义利厂的果子面包、稻香村的酱牛肉、秋后霜打的国光苹果,这些都是父亲爱吃的东西。八年来,赡养老人,让我刻骨铭心的感到,赡养老人不是得到财产后的承诺,不是得到物质的交换,赡养老人是人类天经地义的理念,孝顺是人性的延续,是善良的体现,是传统,是责任,是义务,是承担,是做人起码的根基,当然孝顺里有多种多样的内容,有终生难忘的养育回报,有日积月累的情感沉淀,有亲情血脉生与死的给予奉献,也有传统习俗下的脸面作秀,当然也存在物质的等价交换,但是,每个人都会老,生命里的经历里略有反思。

  在我们的时代,不要用可怜这个词去看老人,老去的生命,最终不要用风烛残年去形容,要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也应该拥有自己晚年,快乐的夕阳红,都能温馨平静地挥手告诉无怨人生,我们彼此不空留下遗憾。

  我们的政府为助老的事业投入了很多,我们的社会用一一法一规为尽孝的事业保驾护航,让孝德真善美蔓延在社会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海淀的家园里,把北京精神厚德中的诚信、仁义、善良、孝道共同演释的淋漓尽致,让全民传承接力孝德文化,走好孝道这路,让孝顺的理念行为在每个家庭中永恒。

  

上一篇:海淀区家庭美德宣讲团宣讲材料——女儿伴我一起成长   下一篇:海淀区家庭美德宣讲团宣讲材料——帮助他人 快乐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