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法治,是城市治理的基石,是创新发展的沃土,是民生福祉的保障。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征程中,海淀区以首善标准书写着法治建设的生动篇章,在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等法治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与特色成果,树立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法治建设品牌。
区委依法治区办、区法学会联合推出系列“海淀法治实践案例”,即日起将在“海淀政法”公众号上陆续展示。让我们通过这些案例,共同见证海淀法治力量如何为科技创新“松绑”,为区域发展“护航”,为保障民生“撑腰”,为社会治理“破题”。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些生动法治实践引领各领域各单位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海淀法治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海友她”巾帼志愿
“海友她”巾帼志愿是海淀区妇联立足职能,围绕服务“一老一小”群体,打造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目的是凝聚引领各行业妇女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内容涉及公益法律服务、反诈宣传、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等。区妇联聚焦妇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紧盯家庭暴力、家庭财产安全、就业歧视等痛点,采用“志愿+法治”的工作形式,借助专业力量,开展公益法律咨询、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和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赋能基层治理。
专业化维权“零距离”
联动区司法局,依托区律协女工委组建“海友她”巾帼律师团,与29个镇街妇联开展“手拉手”合作,开展法律咨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等公益法律服务,有效解决妇女群众维权“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巾帼律师团每周三下午在区妇联开展线下公益法律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地倾听、解答,让法律条文转化为妇女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
“志愿+普法”
赋能基层法治宣传
积极推进“海友她”巾帼志愿四季行动,巾帼律师团成员走进社区、企业,开展暖心志愿服务,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与妇女儿童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以案件释法”开展公益普法。截止目前,开展婚姻家庭矛盾调解1300余次,公益法律咨询2900余次,公益法律讲座2300余次,以案释法大课堂452次,巾帼普法村居行2600余场,直接受益群众35.1万余人。
“志愿+反诈”
提升妇女群众防范意识
联动公安海淀分局,依托区反诈中心组建“海友她”巾帼反诈先锋队,目前,已有60余名民警、辅警和10余名社会力量参加。自成立以来,先锋队走进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反诈宣传志愿服务。策划推出了原创反诈宣传小品《天上掉馅饼》,用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解析了老年人投资黄金、大学生参与刷单返利等多种诈骗套路,并用一段朗朗上口的快板唱出了反诈“小妙招”,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学习了反诈知识。小品先后参与市妇联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海淀区护耆行动、海淀区敬老月·养老服务季启动仪式等大型宣传活动。
“保护妇女权益,就是守护千家万户的灯火。”在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中,区妇联将继续携手相关部门,凝聚整合社会力量,积极推进“海友她”巾帼志愿,赋能基层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