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下午,海淀公园御稻流香区热闹非凡,由海淀区妇联主办的“童”享海淀,我做代言——儿童友好城市主题宣传活动正在此举行。
“我是儿童友好小使者,海淀成长空间友好。”“我是儿童友好小使者,海淀社会政策友好。”“我以后也要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他们积极参与打卡拍摄,对儿童友好城市的理解也在不断增加。
“这次活动的举行,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欢乐的平台,更让他们在体验中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一位带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今天是周末,特地带孩子来海淀公园游玩,正巧赶上了儿童友好城市主题宣传活动,真是太惊喜了。”她说,此次了解了海淀区所做的儿童友好城市工作,为海淀区点赞!孩子们特别愿意过来拍照打卡,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既能晒美照又能长知识。”
海淀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儿童友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海淀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2021年3月,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儿童友好。
海淀公园
海淀区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模式,使儿童友好成为海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海淀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山峦环拥河湖密布的自然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生态,为儿童学习、生活营造了底蕴深厚、健康宜居的成长环境。
目前,海淀区已建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实施《海淀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尊重儿童、守护儿童、成就儿童的儿童友好典范城区,着力构建“三轴统领西山映、五核八片多节点”的空间框架,依托长安街、北清路、中关村大街三条轴线和西山绿色生态文化带,串联儿童友好精华资源,打造五棵松、学院路-中关村、三山五园、阳台山-苏家坨、上庄等五处特色鲜明的童悦空间,形成八大儿童友好特色片区和各级各类面向儿童的优质公共服务节点。
学院路街道“耕读田园会客厅”
清河街道绿舟乐园
预计到2025年,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深层次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公共服务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和成长空间不断优化,打造一批示范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海淀区儿童发展总体水平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焕彩”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