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情绪表达
会说话就可以学习分辨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可能会想:多大的孩子可以教给他情绪呢?他会懂吗?
我们大概在孩子在两岁多,接近两岁,他对一些基本的语言有认识的时候就可以抓住每一个小的点,帮他来梳理这些情况。
我从小凯2岁开始就有意识的教他分辨情绪,让他始终保持在对自己内在有所认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会说认知失调,陷入到强烈的只是哭,只是强烈的要,强烈的闹或者说强烈的僵化,没有反应的状态中,结果他常常吓我一跳,给我很大的惊喜。
从三个维度入手开始训练孩子认知情绪
我拿小凯的例子来说明,我是如何训练他的情绪认知的。在情绪指认这块,有三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去训练:
数量上:最开始从一个两个情绪,到多个情绪。
深浅上:从表层情绪开始,慢慢引导到发觉自己的深层情绪。
敏锐度:先从基本情绪开始,然后在训练更丰富的情绪词汇。
从数量上认知情绪
我们说第一步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那么他需要去觉察他的感受,所以我和他沟通的时候,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什么感受?当我这样问的时候,其实就是启发了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
案例:情绪+对情绪原因的解释
比如在孩子刚好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抓住时机教给孩子一个情绪的含义:委屈。
我会说你现在感觉到的是委屈,因为你刚刚被小弟弟抢了东西,但是你还要管理自己不要对小弟弟太厉害,所以你觉得很委屈。
用两句话的形式来帮助孩子去梳理哦,我有这个情绪了,这个情绪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可以这样描述,这样最简单的方式帮助孩子去体验他这个情绪,慢慢他会对委屈这个情绪有认知了,以后才会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我然后会拉他去看那个情绪,这个人的表情就是委屈,他和你的感受一样,在以后需要表达情绪的时候,他如果语言能力上表达不清楚,我就带他来看情绪脸谱,小朋友不会认字,但是会识别图片,他会指给我一个可以代表他此刻情绪的词汇。
这样被训练多次之后,他会对其中的一两个情绪,慢慢有了体验,比如他体验比较多的是高兴,或则兴奋,还有伤心,难过,这几个情绪。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从1个情绪,到多个情绪逐步熟悉。我们说孩子表达,也需要建立起一个情绪词汇库,如果他只有几个词汇,那么他可能只是一直表达,我很高兴,他不知道用更多的更丰富的情绪词汇来描述。
在帮助孩子积累他对情绪的认知的时候,其实可以被我们运用的很灵活,比如小朋友的玩偶,他们一起玩游戏,可以问孩子:那,那这个小狗会是什么感受;另外,我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也常常问孩子:你觉得这里面熊妹妹是什么感受?
这个都是在不断的训练他去对别人情绪的觉察能力。
一开始他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绪,慢慢的教他去觉察他人的情绪,这个过程也是跟其他人做链接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从孩子很小就可以训练孩子表达情绪,可以从一个或则两个情绪开始,只要他体验过这种情绪,就可以来训练他梳理他的情绪,然后去表达。这里面需要有一个积累,就是通过不断的积累,来慢慢的对情绪有一个深入的认知。
其实我们刚才讲的,我刚才发生的这样的事情,带给我一个这样的感受,这是情绪觉察,感受是需要被察觉和接触的,我们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能力。
小孩子往往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有时候看到孩子们玩耍,我们会看到小孩子被不好的对待,比如被拒绝,被孤立,他会出现一些比较低落或者高涨的情绪,比如会哭闹,闷闷不做声,这都需要帮助他察觉。
在训练孩子对情绪认知上面,用得也是baby step原则,就像教孩子学走路一样,一步一步的教,一点点的学。
从情绪深浅来认知情绪
那我们讲完数量,再讲深浅。深浅上:从表层情绪开始,慢慢引导到发觉自己的深层情绪。
怎么理解情绪的深浅呢,我先拿小凯的列子来说。
案例:
今天小凯正低头玩东西,被他的好朋友用头砰的撞了一下(其实是小弟第常用表达亲密的方式,但小凯不习惯),我问他的情绪,他说感觉生气,然后愤怒,然后失落,然后感觉不被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才3岁4个月哎!从小就训练识别情绪,指认情绪,他真特别清楚的表达出来时,我还是大吃了一惊,因为他表达的不是单一的情绪,而是由浅入深的复杂情绪。
我们说当一个事情发生之后,往往有不止一个的情绪出来,可能第一个情绪出来之后,又引发了第二个情绪,
这是情绪的深浅,那这个对情绪的认识会帮助我们去跟孩子做共情,就是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跟孩子共情,是共情到哪个阶段呢?共情的阶段一定要和孩子的当时的情绪程度是匹配的。
比如说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因为没有被分享一个玩具,他觉得委屈。然后这个家长就说,喔,你好委屈啊,他们拿走了你的玩具没有给你,你一个人呆在这没人理你,你肯定是委屈啊,我能理解你。
然后这个孩子就随着这个家长来讲伤心,从刚开始只是来噘嘴来堵嘴有些不满意和一些小小的委屈然后变成了一个嚎啕大哭。
我要说的是当情绪的程度不匹配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我在做共情,我在理解他,我在尝试接触他,很多时候都会变成滥情。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跟孩子说的每一句情绪角度的话,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下一句我要说什么,我要给你的是什么,我要带着你往哪里走。如果我们要让一个相对平静有点委屈的孩子来接受这个事情,让他恢复一些动力,来开展一些活动,我们不会给他带到伤心,带到嚎啕大哭这种程度。
我也看到很多人在做同理,共情的案例。他们没有想到接下来我要做什么,他们只是说我发现了什么,于是我尝试去理解你,但是情绪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情况我只会和孩子说一句话。我就跟他说,他拿走你的东西,或者他没有分给你什么,看起来你确实不开心。
从敏锐度来认知情绪
好,这是第二个,讲情绪的深浅。我们接下来说情绪的敏锐度。
我们说每个情绪其实都是有不同的能量。当我们对情绪有深刻的认知之后,就很容易表达出来。比如孩子一开始可能高兴的时候统一表达高兴,但是高兴其实有不同的程度的。在他学会高兴之后,我可以给他一些更丰富的高兴这个基本情绪之后的情绪,比如开心,喜悦,兴奋,激动,这几个词汇表达的都是高兴,但是程度不同,这样就帮助孩子从基本的情绪表达,到了更细腻的情绪表达。
要表达出来,首先要明白这几个情绪之间有什么区别,比如开心,跟兴奋相比,程度要弱很多,那我会跟孩子说,你现在是开心,就是心情不错,比喜悦要看起来激动一点,然后我会用很丰富的词汇来描述,帮助他做情绪体验。
兴奋就好像你在跳跳床上跳好高,好高,你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高过,然后你就一直的在那跳啊跳啊,那个时候你的感受就是兴奋。
也比如说我们说警觉,惊吓,害怕,恐惧,这几个情绪在表达一个人害怕的不同程度,警觉只是有一点点担心,只有一点防备心态,惊吓是已经被吓到了,然后整个人可能是紧张的状态,害怕是心里感觉到紧张,行为上有退缩行为了,恐惧则是对还未发生的事情就开始有担心和害怕了。
最后用三句话来分享对情绪的认知学习:
你听到的,忘记了,
你看到的,记住了,
你体验过的,你懂得了。
帮助孩子去察觉,然后体验到这种情绪,孩子就可以对这个情绪有一定的认知了。Baby step ,情绪的学习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来的。